我国13省(区、市)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审完成
近日,国土资源部通报了我国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推进最新情况:截至今年7月中旬,31个省(区、市)编制了783个方案,对6.9万个矿业权进行统筹布局,编制区涉及全国1/3的国土面积。其中,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海南、重庆、甘肃、新疆13个省(区、市),基本完成非能源重要矿种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审查工作。
其主要成果体现在:一是2011年和2012年分两批划定的78片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报批工作全部完成,数据资料纳入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上图入库和信息化管理,矿业权投放潜力基本明晰。山东、安徽、辽宁、云南、贵州、福建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整装勘查区主攻矿种探矿权投放,促进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二是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已在我国主要煤炭资源省份全面实施。目前,45片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完成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审批。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11个省(区)还编制、报部备案48片非国家规划矿区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安徽、内蒙古、宁夏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编了矿业权设置方案。目前,我国新设煤炭矿业权全面实现以方案为依据,夯实了煤炭资源管理的基础。
三是整装勘查区和煤炭以外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审进度明显加快。23个省(区、市)编制了210份非煤重要矿种的矿业权设置方案,通过部合规性审查和备案后上图入库。21个省(区、市)编制了402份非重要矿种矿业权设置方案,涉及958个县(市、区)。对部分急需建设的矿山,部矿业权配号系统开通“快速通道”,高效投放矿业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据部开发司负责人介绍,从当前情况来看,矿业权设置方案在落实矿产资源规划、健全勘查开采合理布局长效机制、助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管理方式转变、支撑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中国国土资源报 丁全利 杨再兴)
相关新闻:
部矿产开发司负责人谈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实施
近日,记者就国土资源部着力推进的我国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进展情况,采访了部矿产开发管理司负责人。
记者:国土资源部在2006年率先启动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后,2011年又全面推进这项制度。目前,这一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负责人:这项工作总体实施顺利,初显成效。截至今年7月中旬,31个省(区、市)已编制了783个方案,对6.9万个矿业权进行统筹布局,编制区涉及全国1/3的国土面积。其中,安徽、山东、重庆、甘肃、新疆等13个省(区、市)已完成了本行政区非煤重要矿种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审查工作。
应当说,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矿业权管理。具体表现在五方面:
——细化落实了矿产资源规划。如:通过方案编制实施,在重点勘查开采区,科学布局探矿权、采矿权,积极避让禁止勘查开采区;有效调控矿业权总量和投放时序,促进了规划落地。
——健全了勘查开采合理布局长效机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变事后被动整合矿业权为提前科学布局矿业权,在推进整合工作常态化管理中,一些矿业权重叠、布局散乱的问题得到解决。
——有力助推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通过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基本摸清整装勘查区探矿权投放潜力,优先保障了主攻矿种矿业权的设置与投放。
——有效促进了管理方式转变。通过科学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强化综合研究分析,充实了矿业权竞争出让依据,可有效降低找矿风险,在矿业权管理方式上,变过去“被动受理、盲目投放”,为“主动管理、有序投放”。
——有效支撑了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与有关措施配套,积极推进“部控省批”的煤炭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为矿产资源管理简政放权和理顺各级主管部门权责关系奠定扎实基础。
记者:这项工作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负责人:目前,这项制度的实施,在全国的进展还不平衡,有的地方统筹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方案与相关规划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方案论证的科学程度还有提升空间,局部地区已设矿业权“应整尽整”潜力较大;促进整装勘查区主攻矿种探矿权加快投放的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一年多来,部组织专门力量和专家队伍指导方案编制审查和上图入库工作,采取措施分类消化55号文件出台前遗留审批登记项目,开发专业软件辅助方案编制和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专门培训和针对性指导,帮助各地解决方案编制审查和备案入库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各地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质量和审查入库效率不断提高,矿业权设置方案及矿业权管理进一步得到规范。
记者: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
负责人:推进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应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这项制度对加强和完善矿业权管理、推进管理职能和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实施。
具体来说,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这项制度的实施纳入矿产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组织协调,加大经费投入,实行专人管理,建立专家队伍,强化技术支撑。
二是切实提高编审质量。要优选编制单位,统一思路要求,加强培训指导;加强区域统筹,做好规划衔接,科学合理布局,推动“应整尽整”;做好方案编审服务,提高方案审查效率,严格方案审查。
三是采取措施保障方案有效实施。部将继续坚持矿业权设置方案信息化管理和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自动监控制度,将矿业权设置方案纳入矿业权出让、审批登记、统一配号等关键管理环节,切实起到对矿业权设置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促进矿业权有序投放和布局优化,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科学管理水平和宏观调控能力,推动矿产资源合理勘查开发利用和矿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国土资源报 丁全利)